港美通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申报指南(第三期)
一、单位简介
港美通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15日,是一家领先的数字经济、生物制药、食品工程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飞行器结构管理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。港美通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积极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曾参与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(第一期、第二期)。
二、建设目标
开展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,旨在将企业用人需求纳入高校教学和培养体系,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、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,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养,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、人才供需有效对接,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。
三、项目内容
港美通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拟设立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10项,就业实习基地项目15项,人力资源提升项目10项。合作专业:经济与贸易类,艺术设计类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生物工程类,食品科学与工程类,新能源发电工程类,航空航天类,交通运输类,美术学类。
1.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
(1)项目合作时间为1年。
(2)在高校设立10个特色班级,拟从数字经济、生物制药、食品工程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智能农业、智能医学、市场营销、跨境电子商务、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遴选,每班计划培养5人。
(3)部分课程可由公司和学校共同开发。
2.就业实习基地项目
(1)项目合作时间为1年。
(2)企业授予合作高校为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,每年接纳相关专业5名学生进企业实习。
(3)针对企业生产、业务环节对学生进行多岗轮训。
(4)以企业项目为设计课题,派出企业工程师对学生开展实习指导。
3.人力资源提升项目
(1)项目合作时间为1年。
(2) 校企双方定期互派工作人员开展挂职交流,协同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、行业发展、团队建设等专门研究,深化互利合作和流程再造。
(3)企业与高校建立定向招聘关系,优先到合作高校举办校招活动,打造 人才工作站或专门人才基地。
四、高校条件
1.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
(1)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均可申报。
(2)高校相关专业开设1年以上,每届相关专业毕业生不低于30人。
(3)师资稳定、办学具有一定成效。
(4)高校负责招生、教学、学籍管理,提供必要的场地等硬件条件支持,按时向企业提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详细情况,每年年底能够提供当年总结及来年计划。
(5)高校同意企业参与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,以开放的态度共同研制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,为专业课程设计和职业能力培训提供必要的师资和专业支持。
2.就业实习基地项目
(1)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均可申报。
(2)高校应开设相关专业,每届相关专业毕业生不低于30人。
(3)高校相关专业开设1年以上,师资稳定、办学具有一定成效。
(4)公司提供实习场地、设备和宿舍,设立实习岗位,对每个实习生提供实习补贴。
(5)高校按照协议配合办理学生实习手续,会同公司对学生进行考核;考核合格后由公司出具相应证书,并优先落实就业岗位。
3.人力资源提升项目
(1)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均可报名。
(2)高校相关专业开设1年以上,师资稳定、办学具有一定成效。
(3)学校聘请公司有关专家担任学校大学生职业导师,动员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公司人力资源建设及产品研发,为企业员工提供相关培训。
五、高校任务
1.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
(1)根据公司用人需求,实施学科交叉融合,培养复合型人才,提供详细教学计划及课程大纲。
(2)制定培训计划,配合公司开展相关专业培训,开发实践案例5个。
(3)总结项目经验,完成项目论文,为复制、推广项目成果做准备。
2.就业实习基地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
(1)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建就业实习基地,协商提供场地、设备、指导教师等必要支持。
(2)双方共同拟定就业实习方案:包括实习周期、能力培养目标、实习实践项目、实习要求、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等。
(3)总结项目经验,完成项目论文,为复制、推广项目成果做准备。
3.人力资源提升项目
(1)高校主动对接公司校园招聘,条件允许可共同举办行业或区域人才招聘会,优先向合作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。
(2)公司与高校每年开展为期不少于2周的人员挂职交流,合作举办人力资源专题研讨班。
(3)总结项目经验,完成项目论文,为复制、推广项目成果做准备。
六、单位支持
1.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
(1)企业为项目实施提供经费支持0.5万元/项,主要用于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;公司为每个项目提供价值10万元的教学软件1套,用于实践教学。
(2)根据专业实际建设情况和企业条件,企业为项目实施提供相关教学软件。
(3)企业为项目论文提供发表机会。
2.就业实习基地项目
(1)企业为项目实施提供经费支持0.5万元/项,主要用于学生实习方面;公司为每个项目提供价值10万元的教学软件1套,用于学生实习实训。
(2)根据专业实际建设情况和企业条件,企业为项目实施提供相关教学软件。
(3)企业为项目论文提供发表机会。
3.人力资源提升项目
(1)企业为项目实施提供经费支持0.5万元/项,主要用于教师培训和顶岗实践等方面;企业为每个项目提供价值10万元的软件1套,用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就业实习实训指导。
(2)企业为项目论文提供发表机会。
七、单位项目联系人
1.姓名:黄欣
2.部门及职务:产教融合事业部总经理
3.手机:18565685800
4.邮箱:szgmtgs@163.com
注:最终文本,以教育部公布为准。